低溫沖擊臨床治療病例分享
低溫沖擊臨床治療病例分享
低溫沖擊鎮(zhèn)痛儀——源自德國的創(chuàng)新治療技術
利用高壓(50bar)超低溫(-78℃)的高純度CO2,使皮膚在30秒內迅速降溫到4℃以下,誘發(fā)機體產生神經反射,達到抗炎、消腫、鎮(zhèn)痛、肌松的治療效果。
?
來自臨床的病例分享:
病例1
患者黃某,女,26歲,“左踝關節(jié)骨折”,“左腓骨下段骨折,脛骨內踝骨折并踝關節(jié)脫位”,左腿腫脹。
?
經過三次低溫沖擊治療后,左腿已基本消腫,左右腿差別不大。
?
病例2
患者阮某,72歲,女,“右肱骨遠端粉碎性骨折”,術后2天,右上肢腫脹發(fā)熱,手指由于過度腫脹不能伸直。
?
經過四次低溫沖擊治療后,腫脹已基本消除,手指活動基本恢復。
?
病例3
患者龐某,女,54歲,“左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,左下尺橈關節(jié)半脫位”,術后2天,患肢腫脹嚴重。
在傷口包扎外的腫脹地方進行低溫沖擊治療四次,手掌腫脹基本消除。
?
臨床應用推薦
(聲明:文章來源于網(wǎng)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,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(lián)系更正或刪除。)
相關標簽: